欢迎访问佳味添成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

028-81811106
028-81811107

澄清型芦柑果汁饮料配方中的工艺优化

2017-8-11 13:40:25 作者: 次浏览

     芦柑又名乳柑、真柑,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在宽皮柑橘类品种中,它被认为是世上界上最为优良的品种,有“远东柑王’,之称。芦柑在我国的栽培分布,主要从热带边缘至北亚热带,目前,比较大的4个芦柑栽培区为福建漳州、、福建永春、浙江Mf县和台湾。柑橘背养丰富,芳香味美,主要含有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较其他品种水果高。而且,有研究表明,柑橘果实中的类黄酮I一胡萝卜素等多种物质还具抵杭癌症和预防爱滋病的作用
     柑橘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苦味的问题,在柑橘加工业中属于严重问题。研究发现,苦味物质主要是由袖皮昔产生的,过高含量的柚皮昔往往引起消费者难以接受柑橘果汁饮料。且柑橘汁中含有大量的果胶、靴质、纤维素和蛋白质络合物等,异致果汁在加工和贮藏期间变浑、沉淀,影响到产品的透光率一、色泽等主要理化指标。为此,研究柑橘果汁澄清技术以及探索苦味产生机理并寻求解决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滤技术应用于果汁的生产过程,展示了它在果汁澄清过滤以及浓缩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分离精度高,易于保持果汁风味,操作简便可在常温低压下连续过滤,并能起到除菌作用。本文对澄清型芦柑汁加工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果胶酶处理和无机陶瓷膜微滤相结合澄清芦柑汁的效果,并通过试验确定了合理的微滤操作工艺参数。
果汁澄清过程
    芦柑原汁--粗滤(200目)--果胶酶酶解--加热灭酶--粗滤(180目)--精滤(陶瓷膜微滤)--澄清果汁--灭菌罐装。
芦柑汁澄清试验过程
    新鲜芦柑去皮后压榨取得原汁,测定各理化指标,稀释为30%的果汁后观察分层现象。原汁经果胶酶处埋并灭酶、180目过滤后,测定所得果汁各理化指标,观察分层现象。将酶解后芦柑汁经0.2μm陶瓷膜微滤,比较仅用果胶酶酶解芦柑汁与果胶酶酶解结合陶瓷膜微滤芦柑汁的主要理化指标差别,并研究仅用果胶酶酶解芦柑汁与果胶酶酶解结合陶瓷膜微滤芦柑汁在澄清、脱苦方面的效果。其中,果胶酶酶解芦柑汁的参数:果胶酶用量0.10g/L.,酶解温度40℃、酶解pH值4.0 。通过试验确定无机陶瓷膜微滤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膜通量等工艺参数。
不同操作过程芦柑汁澄清效果
    不同操作过程芦柑汁澄清效果比较。经果胶酶处理与微滤后的果汁透光率都有所提高,其中微滤后的果汁透光率达到96.3%,优于仅用果胶酶处理后的透光率。通过比较果汁感官描述以及贮藏稳定性方面,可以看出,经果胶酶酶解结合陶瓷膜微滤的芦柑汁无论在感观还是贮藏稳定性上都明显优于单一酶解制得的芦柑汁。
不同操作过程芦柑汁脱苦效果
    柑橘汁的苦味卞要是由于黄烷酮糖甘类袖皮苷和三萜内醋化合物柠檬苦素的存在所致,有效降低其含量就能脱除柑橘汁的苦味物质。一般鲜食柑橘时无苦味,而榨汁、过滤、杀菌后,就产生苦味,叫“后苦味”,这是因为柑橘类果实中存在着非苦味物质前体柠碱盐A-环内醋,榨汁后在酸性条件下逐渐发生酸水解生成强烈的苦味柠碱,加热对该水解反应有促进作用。
     微滤处理可有效减少后苦味,但采用单一的陶瓷膜微滤脱苦方法不能完全脱除芦柑汁的苦味。由于芦柑果汁苦味物质成分的复杂性,本试验没有分析具体的苦味物质的含量,今后可以结合高效液相色潜法(HPLC)检测柠檬苦素与柚皮若的含量,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可能取得更好的脱苦效果。
结论
    (1)芦柑汁经果胶酶酶解处理并经过0.2μm的无机陶瓷膜微滤澄清能够完全脱除果胶并除去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澄清后的芦柑汁透光率达到96.3%;贮藏稳定性研究表明,经过3个月的贮藏,芦柑汁未出现浑浊、沉淀现象。
    (2)研究并确立了芦柑汁的微滤操作的工艺参数:微膜操作压力0.2MPa,温度20-25℃,
    (3)采用单一的陶瓷膜微滤脱苦方法,不能完个脱除芦柑汁的苦味。今后可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柠檬苦素与袖皮曹的含量,采取针对性措施,达到脱苦效果。
 本文只采取了饮料配方及工艺研究中的某部分研究内容,如需得到完整的配方及工艺流程可联系成都市佳味添成饮料科技研究所,联系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新品推荐/ recommended

快速通道
饮料配方整体方案
产品委托研发服务|产品工业化生产服务|包装策划与设计服务|市场营销策划服务
饮品配方方案
风味饮料配方|功能饮料配方|果蔬汁饮料配方|碳酸饮料配方|茶饮料配方| 含乳饮料配方|更多>>
成功案例专题
汇源集团|新希望乳业|太子奶|完达山|三清方|更多>>
佳味添成首页|饮料配方研发|饮料配方整体方案|成功案例|专家团队| 荣誉资质|饮品资讯|走进佳味添成

版权所有:成都市佳味添成饮料科技研究所 CopyRight 2015-2025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2号中国(西部)国际珠宝中心

咨询电话:135-1818-3030    135-1818-2323

邮箱:3468138714@qq.com

蜀ICP备:蜀ICP备14011013号-2

扫码关注佳味添成!

links佳味添成友情链接:

蛋白饮料配方研发 固体饮料配方研发 农产品饮料配方专家

饮料类别
按国家标准分
按饮料用途分
按饮料特性分
热门饮料配方